5月19日,新加坡食品局指出,一家位于黃金大廈 (Golden Mile Tower) 的泰式餐廳疑似非法售賣豬血,當局正在展開調(diào)查。
食品局查出其中一道菜中含有豬血。而在行動中,他們也起獲一批零售包裝的豬血。
食品局稱,在不衛(wèi)生情況下采集的血液用在食品中,可能會造成食品含有食源性病菌 (food-borned pathogens) 或疾病。
新加坡禁止售賣任何含有動物血液制品的食品,因為血液容易滋生細菌和攜帶疾病。
若售賣豬血和非法進口罪名成立,可被判最高5萬新幣的罰款或判監(jiān)兩年,或兩者兼施。
如若再犯,可被判最高10萬新幣的罰款或判監(jiān)不超過三年,或兩者兼施。
食品局呼吁公眾避免到任何一家疑似售賣違規(guī)食品的店鋪。公眾可以通過網(wǎng)址www.sfa.gov.sg/feedback或撥打熱線6805 2871進行舉報。
新加坡為何談血色變?
其實,新加坡原先是有吃豬血的,本地美食豬雜湯里,豬血是必需品?墒1999年,馬來西亞爆發(fā)了一場立百病毒,人和豬都很容易被感染。從那時候起,新加坡就開始禁止從馬來西亞進口生豬和豬肉,豬血就更別想啦!
尤其是在經(jīng)歷了2003年的非典 (薩斯,SARS) ,和近年來偶有發(fā)生的豬流感、禽流感,動物血制品在新加坡更不可能有“翻身之日”了。
負責新加坡食品安全的農(nóng)糧獸醫(yī)局 (現(xiàn)在已更名為新加坡食品局了) 說,因為血制品容易滋生細菌和傳染疾病,不衛(wèi)生的血液采集也會導致食源性病原體進入血液食品。因此,血制品被新加坡食品局劃分到不允許進口的行列中。
即使在2017年從馬來西亞進口生豬肉已經(jīng)解禁,但是禁售動物血制品的規(guī)定還是不變,違法者會受到嚴厲處罰......
當然,這些年來不懂規(guī)定,或是故意挑戰(zhàn)權威,以身試法的案例還不少!
2017年4月,一名新加坡男子在組屋販賣豬血和未煮熟的胚胎/受精鴨蛋,直接被罰款1萬新幣(約5萬人民幣) ,起獲的豬血、鴨蛋等全部被銷毀。
2018年,一家串串店被查出來售賣非法進口鴨血,直接罰款8000新幣(約4萬人民幣) !
是的,區(qū)區(qū)6.3公斤的鴨血,就讓這位不知道新加坡賣鴨血違法的老板交了8000新幣的學費。而給串串店供應鴨血的人,還面臨更嚴重的控狀:罪名包括擁有非法進口的鴨血和肉類產(chǎn)品 (按嚴重點說就是走私) ,以及教唆他人非法進口加工食品等。
對于從未經(jīng)審批源頭進口肉類 (含血) 產(chǎn)品,如果罪名成立的話,可判高達5萬新幣 (約25萬人民幣) 罰款或最多兩年的有期徒刑,或兩者兼施;如再犯,可判高達10萬新幣罰款 (約25萬人民幣) ,或最多三年有期徒刑,或兩者兼施。
看看這么恐怖的懲罰,頓時覺得沒有鴨血、豬血的世界也是很美好的呢~還有好多其他好吃的呢~
新加坡對非法進口食品管制嚴格,也是對民眾負責。
新加坡90%以上食品和食用農(nóng)產(chǎn)品從境外輸入,出于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原因,食品進口都會受到監(jiān)管。而非法進口食品由于來源不明,除了會造成食品安全威脅,也會對公眾和動物衛(wèi)生安全構成威脅。
肉類,蛋類及其產(chǎn)品只能從符合新加坡食品安全標準和要求的經(jīng)批準的國家/地區(qū)的認可來源進口,都要按照以下流程登記,才能售賣:
即便這樣,也會有不合格的食品進入新加坡市場。
雖說豬血、鴨血這些血液制品通過高溫煮沸后已經(jīng)處于滅菌狀態(tài),但不吃當然是最安全的,特別是疫情期間,加強食品安全管理,總歸沒有錯。所以,消費者雖然錯過了品嘗血制品美食的機會,但減少了病菌感染的風險,也是值得的!
關于我們
|
新聞資訊
|
服務中心
| 關注我們
![]() ![]() |
![]() |